新華社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對2024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經濟運行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作出了系統的部署。
乘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東風,國家級重點項目——特大城市應急物資中轉站在12月12日正式啟動運營。該項目是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首衡集團投資建設的特大型民生保障工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潮中的一項重要成果,對于保障民生物資供應、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保障首都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民生保障 統籌發展與安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為特大城市應急物資中轉站項目的高質量運營指明了方向。
首衡集團黨委書記、總裁魏樹儉介紹,項目將采用“平急兩用”的運營模式:
在平時狀態下,中轉站項目是農產品供應鏈上的“蓄水池”和“穩壓器”,可以搞活流通,幫助前端農戶種得優、賣得好;幫助后端消費者買到更加安全、新鮮、物美價廉的農副產品,買得放心,吃得安心;還可以維護市場穩定。
在應急狀態下,則是區域農產品應急供應的“壓艙石”和“大后方”,依托健全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現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和高體量的冷鏈倉儲設施,將全面構建從產地到城市末端的生鮮農產品保障通道,大大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重大自然災害的能力。
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市場波動,中轉站項目作為托穩區域民生安全底線的“定海神針”,將發揮應急儲備、及時調撥的重要作用,確保新鮮的農產品源源不斷地送往城市的各個角落,可以全天候保障京津冀城市群1.1億常駐人口農產品充足供應和價格穩定,讓百姓的餐桌得到守護,讓民生物資的供應得到保障。
創新引領 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按照這一指導思想,中轉站項目在規劃設計上,采用了先進的規劃理念,包括將基地建設、物流中轉、商品集散等物流活動,集成規劃設計,以做到物流反應快速化、物流服務體系化、物流設施現代化、物流作業規范化和物流經營市場化。同時,進一步合理規劃進出動線,設計進出口分離,避免產生交叉動線,保證貨運暢通。
硬件夠“硬”,軟件也是行業領先。項目采用了先進的信息體系,規劃配套四大信息系統,即安全溯源管理系統、客戶服務管理系統、數據監控管理系統和結算管理系統。“這些信息系統,大大彌補了行業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信息系統不足的短板。”首衡高碑店市場蔬菜區副總經理吳之軍說。
這座京津冀地區防控技術最先進、應急保供能力最強、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永久性農產品中轉調運平臺,也得到了商戶們的歡迎。
首衡高碑店市場商戶王盼第一時間入駐中轉站。他說,中轉站先進的倉儲設施、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科學合理的市場布局,將極大地提升蔬菜存儲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確保在應急時刻,新鮮的蔬菜能夠快速、精準地配送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一旦國家有需要,我們定會積極響應,優先調配物資,不計個人得失,與各方力量協同作戰,為保障消費者菜籃子穩定供應貢獻全部力量。”王盼說。
擴大投資 營商環境強信心
今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鼓勵企業擴大投資、穩定就業。
作為一個總投資52億元,總建筑面積達到130萬平方米的龐大工程,特大城市應急物資中轉站項目在2024年上半年開工,當年即啟動運營,離不開項目所在地——高碑店市黨委、政府打造的良好的營商環境。
高碑店市政府三級調研員劉光輝介紹,一直以來,高碑店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回應企業關切和發展訴求,全力保障土地供應、資金支持、環保管控等關鍵要素,為包括首衡集團在內的民營企業提供高質量服務,為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衡集團黨委書記、總裁魏樹儉也表示,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得到了高碑店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級領導的大力關心和支持,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讓企業可以堅定信心擴大投資。
“接下來,首衡集團還將繼續圍繞在河北構建‘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的核心定位,持續搶抓戰略機遇,陸續在高碑店啟動建設河北保定高碑店鐵路物流基地一級工程、智慧冷鏈物流園二期等重大項目,以食品流通行業領航者的責任擔當,全面推進產業創新與民生保供、鄉村振興等社會事業的融合發展。”魏樹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