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河北日報第三版要聞版塊刊登題為“托穩京津冀百姓“菜籃子”首衡河北新發地日供大白菜1300余噸”文章,報道首衡河北新發地著力保障京津冀地區食品供應。
刊登原文如下:
河北日報訊(記者潘文靜 通訊員鄒明奇)眼下,正是冬儲大白菜集中上市的時節。10月27日,筆者從首衡河北新發地農副產品物流園獲悉,物流園近期每日大白菜上市供應量達1300余噸。其中,東北冬儲大白菜占物流園供應量的80%,還有部分大白菜來自我省高碑店、涿州、固安、淶水等地。唐山玉田、豐潤以及保定周邊區域的大白菜也將集中上市。
10月27日上午,物流園白菜交易區一片繁忙。商戶薛永強一邊安排工作人員卸貨、送貨,一邊介紹:“最近每天能走10萬斤大白菜,大白菜主要產自遼寧錦州。”距離薛永強銷售區不遠處,是商戶楊斌的銷售區,工人們正忙著打包出貨。楊斌說:“我現在主要銷售的是吉林林海的大白菜,今天來了一車是3.6萬斤,明天還會到貨兩車共計7.2萬斤。我在吉林林海還有170畝大白菜未采收,這些大白菜將陸續供應市場。”
首衡河北新發地總裁魏樹儉介紹,進入10月份,園區就開始組織商戶進貨,特別是大白菜、蘿卜、洋蔥、土豆等耐儲菜。為了保障果蔬供應充足,園區與全省各果蔬主產區種植基地進行了產銷對接,部分產區基地與商戶已達成購銷協議。同時,園區正在規劃布局農產品供應鏈產地倉,通過產地與市場雙向流通,加快完善縣域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暢通購銷通道,也為接下來的元旦、春節市場供應做好儲備工作。
針對近日疫情形勢,首衡河北新發地農副產品物流園加大監管力度,加派人手保障各項防疫措施落實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同時加大食品檢驗檢測力度,在做好進場檢測和場內抽檢之外,還將部分產品信息及時錄入省食用農產品追溯平臺,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
魏樹儉介紹,首衡河北新發地除了做好當下的保供工作,也在為京津冀特大城市群的城市應急保供做更深遠的謀劃,全力推動“京津冀食品保供基地”項目建設。項目立足日常交易供應和城市應急保供相結合,平時以訂貨交易、會展推介為主,作為全國農產品集中推介展銷基地;遇到突發情況時,以中轉配送為主,作為生活物資保供北京主要通道。保供基地規劃了近50萬噸全溫段立體冷庫,能確保7天以上農產品持續穩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