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為貫徹落實保定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重要精神,推進保定地域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保定鄉村振興,推動阜平山地果樹產業轉型升級,9月23日,由河北省阜平縣人民政府主辦的阜平林果產業發展高端專家研討暨產銷對接會在阜平召開。首衡河北新發地作為河北省最大的農產品中轉集散平臺,一直以來在產銷對接,助力興村振興方面持續發力,取得顯著成效。集團本次組織園區商戶參會,目的在于對接阜平當地種植基地進行更深入合作。
阜平是全國重點林業縣,全縣共有果樹面積65萬畝,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桃、梨、蘋果產區。阜平桃子和梨以中華壽桃和玉露香梨為主,個頭勻實,口感香甜,苦于地理因素,產品大多數只能在阜平縣內銷售,畝產收益在兩千元左右,收益偏低,首衡河北新發地作為鄉村振興推進工作的踐行者,積極組織園區商戶進行現場調研,與當地種植基地進行現場對接,通過分揀加工,分級銷售等多種形式將產品按銷往各大商超,電商及社區團購平臺,自今年六月到八月,累計實現桃類180萬斤和梨類產品70萬斤的園區銷量,產品單價也從過去的每斤1.5元提升將近50%,畝產收益提升至四千元左右,實現收益翻番。
為使阜平當地特色農產品得到持續健康發展,幫助當地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會上,首衡河北新發地組織園區商戶與阜平部分種植基地簽訂紅桃產品終身包銷合作協議。與此同時,首衡河北新發地將陸續與阜平更多種植基地建立合作關系,讓更多的當地農戶從中受益。
對于首衡河北新發地采用的產銷對接合作模式,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特色產業處副處長趙少波給予高度贊賞。趙少波強調,實現果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生產出高質量果品,阜平從脫貧攻堅轉入鄉村振興,要強化產前與產后對接、構筑穩定的市場營銷體系,健全科技支撐、實現品牌打造與宣傳。
會上,首衡河北新發地參會代表表示將在鞏固與阜平合作基礎上,后續將繼續深化產銷對接,根據市場銷售渠道需求引導基地桃類產業結構調整,完善供銷鏈條。依托首衡河北新發地園區大中轉、大集散的產業集群優勢,通過供應鏈資源進行落地與推廣打造“阜平大桃”地域公用品牌,讓阜平種植戶獲得更多收益,為響應保定市委市政府“激情奮進十四五,再造一個新保定,實現兩個倍增”而不斷奮斗。